在2023年2月24日,拾穗舉辦一場公益餐會,主廚莎莎利用這5年,在台灣這片土地所觀察、蒐集到的生態廚師循環過程發表在菜色當中,當週拾穗也會提供60份的公益麵包,所得已提撥50%予賽德克族兒童藝術培育基金。
邊吃邊做公益
此次的公益活動麵包,都是結合台灣在地友善農友所種植出來的產品,而這些產品就是要將友善農業、在地循環、台灣文化,融入日常飲食當中推廣給身邊的所有人知道,台灣的農產品是如此的厲害,並且有一群人默默的在為我們生活的土地友善的對待著。
因為了解彼此都是在為同一件事努力著,所以這些農友和莎莎已經有著密不可分的情感了。
斗南黑蒜法國
設計來源:金鐘黑蒜
經過自然發酵低溫熟成的黑蒜,少了蒜頭的辛辣、增添酸甜的發酵風味。以黑蒜跟熟成起士、發酵奶油做成抹醬,適合搭配有麥香的法國麵包。
宜蘭曬太陽黑米菜脯法國
設計來源:曬太陽農場
以熟知的紫米飯糰做發想。運用復育的原生種黑米、日曬煙燻的菜脯,搭配長時發酵的法國麵包,咬下一口的鹹香是拾穗對台灣土地的熟悉感。
台東原生紅藜麥法國
食材來源:峰忠傳奇
使用友善種植並營養價值高的紅藜麥,加入法國麵糰,和自製的酒釀葡萄和橙皮丁,讓整體增添了許多有趣的風味。
花蓮高山金針法國
食材來源:達蘭埠部落
自然種植的金針,有著炭焙香氣。將天然獨特的香氣揉進麵團,展現花蓮的純淨風味,適合搭配任何食材做三明治。
南投野草鹽之花
食材來源:綠生農場
友善種植的艾草,搭配長濱的柴燒海鹽,用發酵奶油做柔和,以軟法為載體,讓鹽像鑽石般的透亮,每一口都是天然回甘的滋味。
嘉義芝麻法國
食材來源:義香芝麻
嘉義的焙煎芝麻,與法國麵包的麥香是絕配!出爐時的撲鼻芝麻香氣,外皮的酥脆和柔軟的內裡,嚼勁與柔軟並行,吃一口芝麻小法國,是一場嘉義在地旅行。
宜蘭金橘鹹香法國
食材來源:蘭陽金柑
有機復育台灣原生種金柑,運用鹹香的醃漬法,搭配低溫長時的法國麵包,咬下麵包時,滿滿的金柑香氣就這樣慢慢的釋放出來。
斗南糙米割包
食材來源:雀樂米
以斗南循環農業為概念,使用雀樂米的糙米和紅冠水雞香米,並與斗南農會的NG馬鈴薯揉進麵團,做成Q彈的糙米割包,此款麵包也是拾穗經典菜色之一。